疼痛的辨治十法
作者:管理員    發布于:2017-03-23 08:29:35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疼痛是一種自覺癥狀,為許多病證所共有。早在《內經》中就有長篇《舉痛論》對疼痛的病因及機制作了詳盡的探討,到后世又有發展和提高。

辨證“十”法

風痛:風有外、內之別。外風系風邪循經侵犯肌肉、關節、筋脈而產生疼痛。內風系肝風內動或風痰流竄而致頭目及肢體疼痛。特點是游走不定,痛無定處。多見于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、高血壓、中風、驚癇等疾患。

寒痛:寒邪凝滯經脈,或陽虛內寒,氣因寒收而產生疼痛。特點是痛有定處,拘急劇痛。多見于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,或內臟陽虛疾患。

濕痛:由雨露水濕之邪阻遏氣機引起。濕性黏膩滯著,所以表現為沉重困痛,如布帛所裹,每遇陰雨天氣加重。濕性肢痛多見于關節炎及浮腫等;濕性頭痛多見于鼻炎、副鼻竇炎及感冒等。

熱痛:熱毒耗灼營血,營血結滯不通而產生疼痛。熱為陽邪,多呈灼熱或紅腫。見于外科瘡瘍、熱痹及某些內臟病。

氣痛:多為精神因素導致臟腑氣機不調而引起。特點為痛而且脹,每遇情志不遂即加重。多發于胸腹部,以內臟病為常見。

瘀痛:多由氣滯日久,血脈失和,或創傷所引起。特點是針刺樣疼痛,痛處固定。有的雖不呈針刺樣痛,但多伴有唇舌紫黯,脈澀滯,身體局部可觸到包塊等。在許多疾病中都可見到。

蟲痛:主要是指腸道寄生蟲所引起的腹痛。多繞臍作痛,乍痛乍止。主要見于腸道寄生蟲病。

食痛:指由飲食或暴飲暴食引起的脘腹痛。特點為按之痛劇,伴惡心嘔吐。噯腐有敗卵氣,大便酸臭。多見于急慢性胃腸炎及消化不良等。

飲痛:痰飲停滯而致氣機不暢,發生疼痛。痰飲影響胸脅氣機升降,多表現為胸脅痛,伴有呼吸困難,氣息短促;痰飲上泛,可有頭痛,伴惡心嘔吐等。多見于肋膜炎、支氣管炎、胸膜炎、肺膿瘍等。

虛痛:臟腑功能減退,氣血虧損產生疼痛。特點為綿綿不絕,陽虛伴畏寒肢冷,陰虛伴五心煩熱,氣虛伴體倦懶言,血虛伴心悸怔忡等。多見于虛損病。

上述各型疼痛,臨床上并非都是單獨出現。例如風、寒、濕、熱之邪往往相兼侵犯人體,氣郁脹痛與血瘀刺痛也常常相互夾雜出現,慢性病的疼痛又多是在陰陽氣血虛損情況下產生的。所以在辨證時,務必分清主次,才能為治療用藥提供依據。

治“十”條

祛風止痛:治外風常用的藥物有羌活、獨活、桂枝、防風、威靈仙、秦艽、白芷等。羌活、獨活是治療風濕相搏、肢體疼痛的要藥,前者適用于上半身痛證,后者適用于下半身痛證。桂枝為風藥中和劑,有宣通經絡、上達肩臂的作用。防風乃風藥中之潤劑,治風通用。威靈仙善走,可治頑痹竄痛及內臟痛,唯性極快利,體弱者當與補益藥相伍。秦艽為散藥中之補劑,諸痛通用,尤善于通絡止痛。白芷對風寒客于陽明經的頭痛、齒痛、眉棱骨痛有良效。

對于肝風內動或風痰流竄所致的疼痛,可用平肝息風和化痰解痙藥。常用的有天麻、鉤藤、石決明、僵蠶、全蝎、蜈蚣、地龍等。天麻、鉤藤均有息風止痛作用,但天麻又能化痰,故多用于風動痰擾的頭痛。石決明對于肝陽上亢的頭暈頭痛最為適宜。僵蠶擅治風痰或風熱上擾之頭痛、肢痛。全蝎則能引各種風藥直達病所。蜈蚣多用于風寒濕痹的肌肉疼痛。地龍性善走竄,長于通絡治痹,為白虎歷節風必用之品,又能解除高血壓所致的頭脹痛。

溫經止痛:驅外寒的藥物如川烏、草烏、麻黃、細辛等,祛里寒的藥物如附子、肉桂、干姜、吳茱萸、蓽茇、良姜、小茴香等。川、草烏多用于風寒濕痹作痛。麻黃既可用于暴寒犯表的身痛,又有入骨搜寒止痛之功。細辛適用于寒客足少陰經之頭痛、齒痛、腰背冰冷疼痛等證。附子為溫里散寒止痛的主藥。肉桂對少腹冷痛、寒痹腰痛、虛寒閉經有效。干姜善于溫中,適用于中寒胃痛。吳茱萸善除胃寒肝滯的胃脘痛、疝痛、厥陰頭痛等。蓽茇的特長是治療風寒內積引起的腹痛吐瀉及鼻淵頭痛。良姜為治脘腹冷痛的常用藥。小茴香主治寒疝腹痛、睪丸偏墜等痛證。

祛濕止痛:常用藥如蒼術、防己、五加皮、木瓜、薏苡仁、木通、金錢草等。蒼術辛烈溫燥,治濕痹痿證見長。防己性專走下,多用于下肢關節腫痛、濕腳氣等。五加皮辛苦溫,是治療風濕痹痛的名品。木瓜酸溫,利濕舒筋是其特長,為治療腓腸肌痙攣(轉筋)及寒濕所致的肌肉酸痛的要藥,還可用于肝區隱痛。薏苡仁甘淡寒,也具有利濕舒筋作用,但偏于治療濕熱所致的筋脈拘攣。木通苦寒性滑利,善利關節,不僅可以治療濕熱下注的關節腫痛,還可以用于淋痛。金錢草為通淋止痛劑,還可用于毒蛇咬傷及跌打損傷所致的腫痛。

解熱止痛:常用藥物如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地丁、山豆根、敗醬草、草河車、夏枯草、板藍根、苦參等。金銀花外治一切癰瘡,內解諸般熱毒,為解熱止痛要藥,其藤為忍冬藤,對風濕郁而化熱侵犯關節引起的紅腫熱痛療效甚好。連翹、蒲公英、地丁善治各種瘡毒癰癤。山豆根為治咽喉腫痛要藥。敗醬草多用于肺癰、腸癰引起的胸腹疼痛。夏枯草有清肝散郁的特長,故凡肝經郁火所致的頭痛、耳痛、瘰疬結痛均可選用。板藍根是清熱涼血解毒的佳品,適用于瘟毒上攻頭目的疼痛??鄥⒂糜跓崃√弁?。

理氣止痛:常用藥如木香、香附、烏藥、柴胡、青皮、陳皮、降香、沉香、荔枝核、橘核仁、金鈴子等。木香理氣寬中,偏于行腸胃氣滯,為治脘腹脹痛的主藥。香附擅治諸郁,善于疏肝行氣定痛,是治療胃痛、脅痛、痛經的妙品。烏藥行氣止痛,擅治小腹攻痛與食積痛。柴胡是治肝郁脅痛的主藥。青皮疏肝理氣,陳皮健脾理氣,分別用于中下和中上二焦的氣滯疼痛。沉香對中氣失和的心腹痛有良效。降香治氣滯血瘀的心痛、脅痛和創傷性胸脅痛有良效。荔枝核與橘核仁功效相似,前者多用于睪丸墜痛,后者善治乳核結痛。金鈴子用治肝氣、肝火內郁引起之少腹脹痛、疝痛及脅痛之自覺痛處內熱者。

活血止痛:常用藥物如當歸、川芎、赤芍、延胡索、丹參、益母草、三七、乳香、沒藥、五靈脂、桃仁、紅花、三棱、莪術等。當歸常用于調經止痛及跌打損傷的瘀血腫痛。川芎用于風郁氣滯血閉之痛最宜。丹參、赤芍化瘀止痛。桃仁用于局部或偏于下部的瘀血疼痛。紅花則治全身各處散在性瘀血疼痛。乳香活血舒筋力強,沒藥破瘀消積力勝,多用于癰疽腫痛、跌打瘀痛、積塊痛、閉經腹痛等,二藥合用對心前區壓榨樣或刀割樣痛尤為適宜。三棱破血,長于軟堅散結,消除瘀積堅塊。莪術破氣,善于行氣破血、散瘀消積。延胡索活血行氣,可理一身上下各種疼痛。益母草為經產良藥,無論胎前產后,凡瘀血所致的疼痛皆可選用。五靈脂通利血脈,可治心腹脅肋諸痛及關節腫痛。三七活血止痛,對心絞痛有良好療效。

驅蟲止痛:常用藥如使君子、檳榔、榧子、雷丸等。使君子善驅蛔蟲。檳榔能驅殺腸道寄生蟲,尤以治絳蟲、姜片蟲療效較好。榧子善殺蛔蟲、鉤蟲。雷丸能在腸道內破壞蟲體,用治絳蟲較好。

消食止痛:常用藥如山楂、麥芽、萊菔子、雞內金等。山楂長于消油膩肉積,還可用于產后瘀血腹痛。麥芽以消米面食積為長,還能治療乳汁郁積的乳房脹痛。萊菔子善消食下氣,是治療食積腹脹痛的良藥。雞內金消積作用較強,是治療疳積的佳品。

蠲飲止痛:藥如白附子、白芥子、葶藶子等。白附子以治風痰客于陽明經的頭面部疼痛較好。白芥子治懸飲脅痛及流注陰疽。葶藶子治水氣上迫壅塞于肺而致的胸脅痛。

補虛止痛:陽虛宜溫陽止痛,常用藥如淫羊藿、巴戟天、杜仲、狗脊、川斷、骨碎補等。淫羊藿對寒濕痹痛、四肢麻木或筋骨拘攣等有效。巴戟天適用于陽虛下肢濕痹痛。杜仲是治腎虛腰痛的要藥。狗脊補肝腎強腰膝與杜仲相似,而祛風濕是其特長。川斷、骨碎補續傷強腎,善治腰痛傷痛。

陰虛者宜育陰止痛,常用藥如鱉甲、桑寄生、女貞子等。鱉甲有軟堅散結止痛作用,常用治肝脾腫痛。桑寄生適用于肝腎不足的風濕腰痛。女貞子對陰虛陽亢的頭暈痛有效。

氣虛宜補氣止痛,常用藥如黃芪、黨參、白術、甘草等。黃芪能治肌肉疼痛、肩臂麻木,并可治慢性潰瘍疼痛。黨參是腸胃氣虛腹部隱痛的主藥。白術為補脾第一妙品,脾虛失運的腹痛、濕漬肌肉的身痛,均屬常用。甘草能緩急止痛。

血虛宜補血止痛,常用藥如雞血藤、牛膝、白芍等。雞血藤常用于血虛瘀滯的痛經、風濕痹痛及麻木不仁等。牛膝治腰膝痿痹、血淋、月經痛。白芍對肝陰失養的脅痛、肝陽上亢的頭痛、濕熱痢疾的腹痛、手足拘急的攣痛均有明顯的療效。

版權所有 Copyright(C)2013-2018 上海太昊生物科技(周口)醫藥有限公司  公司地址:周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八路中段      豫公網安備 41160202000210號
聯系電話: 18303940018
中文字幕国产中文字幕色久